互联网电视厂商如同猛虎相互撕咬争夺市场主导权目前电视机哪种最为先进是不是那些豪华的4K分辨率智能操作

春日电视战场:新老厂商齐聚,人工智能梦想何时现实?

每年三四月,电视机市场总会迎来一波新品发布潮,但今年的“厮杀”尤为激烈。面对消费者不断追求的升级需求,不少品牌都将“人工智能”作为推广的关键词。但是,这个概念在用户的客厅里究竟意味着什么?

今年春天,电视行业热闹非凡。3月29日,乐视推出了其Unique系列高端产品,而小米、微鲸等互联网电视厂商紧随其后相继发布了新款。传统家电巨头如索尼、TCL和长虹也不甘落后。在这场竞争中,奥维云网副总裁董敏指出:“从2015年到2016年国内电视行业增加了15个新品牌,此次热闹程度更胜以往。”

实际上,这次集中爆发的新品,是行业洗牌后的又一轮竞争。当互联网电视成为大多数家庭客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传统家电企业已不再能保持冷静。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彩电市场互联网电视渗透率达到84.7%,已经成为了消费者的必备。

厂商间的竞争越来越白热化,有些甚至不再顾及表面的礼貌态度。这一点可以通过某品牌官方微博上的预热海报看出来,它们用这样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价格优势,并直接攻击同样尺寸但价格较高的乐视电视。

对于这种情况,一位科技自媒体人“万能的大熊”认为这是无底线的竞争,而乐视致市场营销负责人的任冠军则表示,他们已经不屑于回应这种行为,因为一个踏实做好产品的事业最终还是由用户选择决定。

然而,“低配低价”的模式也开始出现,比如小米公司推出的43英寸電視售价仅2099元。但科技自媒体人“万能的大熊”指出,这种低价背后可能是配置不足。“小米这次发布的是不是旗舰产品,而是一个低端产品,也不好看也很笨重。”

此外,在本轮新品发布中,每个品牌都强调了语音交互功能,将人工智能技术带入前台。不过尽管有人认为这些功能还未足够实用,但董敏仍然坚信这个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时间去完善内容选择和多样性,以真正地融入用户生活中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