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包我是怎么把项目送给了不靠谱的承包商

我是怎么把项目送给了不靠谱的承包商?

记得那次,我在公司内部的项目管理会议上,决定“发包”出去。简单来说,“发包”就是将一个任务或工作委托给别人完成。我当时想,这样可以节省我们团队的人力资源,同时也能从外部吸引更多创新的解决方案。

那天,我和几个同事坐在会议室里,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讨论哪些方面应该出包。我们的目标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且维持高质量的成果。我们列出了几项关键任务,然后开始寻找合适的承包商。

首先,我们确定要找的是那些有丰富经验、技术力量强大,并且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承包商。我清楚地记得,那时我的同事提议去年刚签订合作协议的一个小型IT服务公司,他们曾经帮我们处理过一些数据分析工作,表现还不错。

我拿起手机,拨通了那个公司负责人的电话。他听起来很专业,也许是我太期待了吧。但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不断推迟回复我的邮件和电话,甚至在最后一次会议前一天说他们需要再审视一下是否接受这份工作。这让我有些焦虑,因为时间紧迫,而且我已经对其他潜在承包商失去了信心。

就在我准备放弃的时候,他突然联系回来,说他们愿意接手这个项目。不过,当他来到办公室时,他带来了一个看似全职工程师,但实际上只是个兼职学生。在他的口头报告中,他似乎掌握了所有所需知识,但他的简历却没有任何相关经验。这让整个团队都感到困惑,不知道他究竟能否胜任这些复杂的任务。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决定赋予他机会,因为我们真的没有更好的选择。那之后,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收到他的进度报告,但是细节上的问题层出不穷。他总是在截止日期临近之前才提出解决方案,有时候甚至要求延长期限,而这些改变通常会导致预算超支。

最终,当项目交付之际,我不得不亲自检查每一步骤,以确保质量符合标准。而结果呢?虽然外观上看起来还行,但功能性存在严重缺陷。客户反馈十分负面,对我们的品牌造成了巨大的打击。此后,我们不得不花费额外的人力和财力来修补这些错误,并重新进行测试,这一切都是因为最初“发包”的决策出现失误。

现在回头看,如果只是一点点小心谨慎,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但当你处于压力之下,要做出迅速而明智的决策,却常常忽略了一些重要因素。在未来,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应当更加审慎地选择合适的人选,让正确的人掌控自己的“发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