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科技之光AI赌局微软进军谷歌退避
微软与OpenAI的深度合作,将彻底颠覆搜索界:Google为何望而却步?
在科技界掀起轩然大波的消息是,微软正与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紧密合作,开发一款融合了ChatGPT的大型对话模型的新版Bing搜索引擎。据透露,这项技术将于3月底前上线,其革命性之处在于能够直接回答用户的问题,而不仅仅是罗列网页链接。
分析师们预测,这项技术将对微软带来巨大的利润增长,并可能成为Azure云服务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长远来看,它甚至有可能让微软挑战谷歌在搜索领域的领导地位。
但为什么谷歌没有选择类似的路径?尽管Google也正在研发类似的语言模型LaMDA,但它尚未向公众发布。这背后的一些原因包括模型尚不完美以及存在较多错误等问题。
事实上,各大搜索引擎如百度、Google和Bing早已开始尝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改善查询结果。不过,他们目前使用的人工智能功能并未得到广泛认可,而且存在准确性问题。此外,与纯粹的文字匹配不同,大型通用语言模型可以理解和解答用户的问题,使得它们有潜力成为更强大的工具。
然而,虽然这种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其经济账却难以算清。训练和运行这些大型模型需要极高成本,而且由于它们无法实时更新,因此对于最新信息的处理能力有限。而且,即使能提供精准答案,如果这导致用户错过其他相关内容,那么这样的系统也可能会被视为局限性的。
此外,对于广告业务而言,大型通用语言模型可能会阻碍点击率,因为它们倾向于直接提供答案,而不是诱导用户点击更多链接,从而影响了广告收入。
因此,为何Bing敢于冒险去做与ChatGPT结合的事呢?因为头部搜索引擎拥有大量的利润空间,无论服务器成本如何变化,都能保证稳定的利润率。而且,在任何成熟市场中,头部玩家都享有一致高效益率。这意味着,即便面临巨额开销,比起整体规模更小、收益单一的小公司或初创企业来说,每个单位资本产生回报更加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