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如何看待空气净化器市场前景来看看zen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在这个世界中,随着光明的到来,黑暗也就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同样,雾霾的存在催生了空气检测器和净化器。在AIRBURG团队推出首款产品emoPM2.5检测器后,这款功能简洁的小工具能够快速测量周围空气质量,并通过五种颜色帮助用户迅速识别环境状况。
尽管很多人认为空气好坏一目了然,即便无法用眼睛判断,也有不少创业者选择开发检测器,但最终大多数仅成为了“然并卵”。然而,在意识到空气问题后,AIRBURG团队将要推出国内首款智能有氧净化器zen,以解决室内空气污染的问题。联合创始人魏巍解释说,“从认识到解决,这是一个过程。”
市面上的空气检测器主要分为红外线传感器和激光传感器两类,其区别在于识别能力的不同。激光传感器采用日本进口630纳米镭射光源,可以识别0.3微米及以上颗粒物,而红外线传感器只能识别1微米以上的颗粒物。这也是emo能快速检测周边空气质量的原因之一。
虽然消费者可能并不总是为了了解空气质量购买检测设备,但AIRBURG团队发现市场上需求较大的其实是高端空气净化产品厂商。作为一个用于检查是否需要更换滤网的手段,当消费者购买这些厂商提供的净化机时,就会附赠给他们。
中国已拥有超过千万台的保有量,其中很多产品都会标注滤网更换日期。不过实际使用周期往往与当地污染水平和使用频率有关。在一些情况下,对于这项功能存在质疑,因此买入emo或许是个更好的选择。
新风机:更有效之道?虽然检测仪对于大众来说难以成为必需品,但在制作emo期间,AIRBURG团队还是发现了许多问题:
不论品牌大小,大部分净化机实际效果都不理想;
净化机本身是一种室内循环,无法补充氧气或排放二氧化碳;
用户通常会在离开家时关闭净化机,再返回时打开,更换室内空间所需时间相对较长。
基于这些认识,在设计zen时,AIR堡团队选择引入新风系统。陈华介绍说,用某些纯净技术处理过后的房间就像死水一样,而新风则抽取室外清新的空息经过过滤后注入室内,使其流动起来。他认为zen具有以下优势:
通过粗滤、等离子筛选和HEPA三层可达99.997%单次效率。
持续输送经过过滤后的室外清新至室内,可保证氧含量并挤压掉污染物。
zen插电即用,不再需管理,只需云端决策调整效率自动完成工作。
不过,无论是哪种方法,都有一定的界限。当房客增加对环境影响也随之增强。当记者提问关于界限的时候魏巍指出:
“zen最大风量每小时300立方米,也就是50平米房可以每小时替换一次。但如果50平米里住10个人,一台zen虽对PM2.5处理优秀但二氧化碳存量可能不足承诺标准。”
因此,他们还会提醒用户考虑实用面积以及人数数量。
制造这种新风系统并不简单,以此区分自身与其他竞争者的 AIR堡曾花费三个月筛选传感设备,这被视为制造产品最难的一部分之一。
卖的是服务而非硬件
尽管开发了两个不同类型产品——emo与zen—陈华认为消费者真正想要的是好的环境质量,不只是看CADR值或者功耗等标准。此话语反映了他重视提供服务以及提升体验的心态:“我们卖的是服务,我们卖的是健康。”
用户购买完毕后,将享受专门安装员工上门服务无尘、无水快速安装,并不会破坏原装修。而当滤网需要更换时候,Zen能够主动提醒,并安排上门更换服务。此举确保了一站式解决方案,让用户只需插电即可,无须再担心任何事情,从而提升用户体验,为避免山寨行为提供保障。
找合适人才困难
陈华自己并非专业领域的人才,他最初决定涉足互联网+环保方向,是因为看到这是一个人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他利用各种渠道寻找合适的人才,如发帖贴吧论坛希望找到那些为了用户设计研发的人才。在此过程中,他遇到了魏巍—a air quality expert who understands user needs.
魏巍之前从事火力发电工作,与雾霾密切相关。但由于家庭生活中的变化,他开始关注air quality领域。他早年就在家实现零颗粒物,并因这一点获得名声,在论坛写作得到20万点击量。他建立QQ群,与几百位成员交流经验,并向他们提供清洁方案。
尽管已经找到了核心合作伙伴,但如何为公司发展寻找到符合各方面要求的人才仍旧是挑战。目前没有融资计划,他们希望待产品取得市场认可后再寻求资金支持。
9月中旬前夕,zn将正式发布,对于追求优质环境朋友们,请留意他们的消息。不仅资金和人才,还包括与线上线下渠道合作都是未来的目标:liwei@airbur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