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买来的陪拍服务靠谱吗科技创新筑梦未来人物线下陪拍服务调查
科技创新筑梦未来:人物线下陪拍服务调查
在社交平台上,一个新的现象悄然兴起——陪拍服务。它不仅仅是关于拍照,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来自福建厦门的黄萍曾经花了200多元购买了一个陪拍师的一个下午的服务,她觉得还不错,从此便成了购买陪拍的常客。“有时出门玩,不好意思老叫朋友陪我,花钱买个‘搭子’挺好的。”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陪拍在一些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年轻人中逐渐流行,陪拍的价格多为1小时几十元,一些陪拍师不仅能够陪拍,还可以帮忙介绍景点、规划游览路线,还可以修图、提供妆造等。同时,因摄影技术不符合要求、“放鸽子”“逃单”等引发的纠纷也屡见不鲜。
受访专家认为,陪拍作为一个新兴事物,目前尚未有明确的服务标准,当事双方多通过社交平台或更为私密的聊天软件进行沟通,缺乏正规性,且存在安全性风险,需要提高警惕,并进行规范。
社会上的很多宣传广告中,有着这样的描述:“本人熟知这座城市每一个角落,可以带领你穿越那些繁华商业街区和古老胡同,将你带到隐藏角落里的美丽瞬间。”“无论是大步流星走路姿势,或灿烂笑容中的眼神交流,我都会帮你们记录下这些难忘瞬间。我会尽力让每一张照片都充满生活气息和故事温度。”
记者查阅发现,这些提供陪拍服务的人统一称自己为“陪伴”,有专职和兼职之分,他们通常使用普通相机或者手机进行业务。此外,有些甚至会用修图软件来修饰照片,但这种做法也被一些消费者批评说技巧不足。
然而,由于这个行业缺乏专业化程度,对摄影水平没有太高要求,因此有些人的作品质量参差不齐,有时候甚至因为技术差距而引发争议。对于此类问题,一位名叫刘畅的小伙子表示,他将自己的艺术类专业与兼职结合起来,在社交账号上发布信息接单。他解释说:“情绤价值是我们的重要内容,也是不少客户选择购买我们服务的心理预期。”
但也有消费者的反馈表明,他们对待这些随手应付的情感需求感到失望。在北京的一位摄影爱好者奕安看来,“很多配比师主要帮忙随手抓、探店打卡、更新生活照聊天,但技能被忽视,这导致容易出现消费价格模糊和预期不符的问题。”
尽管如此,该现象仍然吸引了一部分年轻人的注意,因为它似乎满足了他们对于自由自在又能享受到别人关注的一种愿望。但由于这个市场缺乏监管,有的人可能会利用这一点进行欺诈,比如约定后突然消失,不履行约定的责任。
因此,对于这一新兴行业来说,最重要的是建立清晰透明的地面规则,以及加强对该领域实体行为监管,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此外,加强法律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权利,同时也要提升公众意识,让人们认识到个人安全是在任何情况下的首要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