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标准的价值与工控技术在自然环境中的应用
随着《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GB/T 39116-2020)和《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方法》(GB/T 39117-2020)的实施,中国制造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这些标准为企业提供了智能制造水平现状识别、改进规划、明确路径等一整套解决方案,同时为政府部门运行监测、政策实施、招商引资等工作提供了公正性工具。本文将从主管部门推广这两项标准的角度出发,系统分析了其四大理念和五大典型应用场景,并探讨了它们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首先,我们来看这些标准的四大理念:
等级:分阶段提升 - 智能制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需要按照一定步骤进行。企业可以从流程化管理(规划级)开始,然后逐步升级到数字化改造(规范级)、网络化集成(集成级)、智能化生产(优化级),最终达到产业链协同(引领级)的水平。
要素:分清主次矛盾 - 智能制造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涉及流程管理、人才培养、高质量产品输出等多个方面。企业必须在资源配置上下功夫,确保关键环节得到优先考虑。
成熟度要求:不同目标不同路线 - 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企业有不同的发展需求,不应盲目追求高层次实现,而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计划。例如,一些ODM代工企业可能只需达到3级即可满足当前运营需求,无需投入大量资源于高端技术研发。
评估方法:拆解组合灵活适用 - 标准通过对PTRM四大要素下能力域设置权重并支持裁剪两个机制,为不同行业企业提供更加灵活的评估工具,使得评价结果更加精准和公正。
接着,我们来看看这两项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典型场景:
公共平台区域体检 - “智能制造评估评价公共服务平台”基于国家标准开发,可以帮助主管部门快速了解区域内各企业智能manufacturing水平,为政府扶持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柔性裁剪诊断服务 - 标准化诊断服务可以解决现场诊断存在的问题,如机构间不统一、人员技能差异导致报告虚假或过于简短。
项目验收有标可依 - 标准成为遴选试点示范项目的重要参考,有助于试点示范项目互认,并且作为技改补助资金使用的一把尺子,以保障资金使用效益。
等级采信招商引资 - 招商引资时,可结合工业用地面积与公司拟建工厂智慧程度,与建设完成后工厂智慧程度相结合给予税收减免或后期工业用地增加优惠政策,以鼓励新建工厂采用更高科技含量设备以提高竞争力。
总之,《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与《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方法》的实施为中国 manufactures 提供了一套全面的解决方案,对于提升国民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这些标准还为相关政府部门建立起了一套有效监测体系,便于做出科学决策,加速产业转型升-levels过程。在未来的发展中,将继续深入推广这些国际国内领先的人才培养模式,让更多的小微企業也能享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