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电市场十一战报出炉三大信号释放已是覆水难收颜色电视机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在这个问题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彩电市场在过去的十一小长假中展现出的生动画面。从9月中旬开始,家电企业们就已经拉开了战线“钓大鱼”,通过预热活动提前抢占节点前的促销机会,以期赢得先机。不过,消费者似乎并不完全被这些策略所吸引,他们更看重的是传统的十月一日那一天的促销活动,这与他们固有的消费习惯有关。
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2016年的十一节点,看看彩电市场将释放出什么样的信号。据奥维云网旗下数据产品“奥维日报”10月1日数据显示,彩电市场表现呈现V形曲线,从27日开始销额规模呈现上升趋势,30日市场销额份额达到最高为35%,提前开启十一促销盛宴,当天销额规模的周占比更是达46%,占据周市场规模近半数份额,节点销售可观。
09.25-10.01彩电市场销售节奏
对于价格而言,我们可以看到9月30日品牌价格呈现不同的梯队表现。外资品牌采用高端+大板上量策略,平均价格维持在7000元以上,而尺寸均价保持在100元以上。国内品牌均价则维持在4000元左右,并保持着尺寸均价80元左右,有些国内品牌采取低价进攻策略,其促销力度明显。而从10月1日当天重点尺寸均价来看,上涨情况也比较普遍。这表明业内此起彼伏的“涨价潮”也集中爆发于十一当天。
综合来看,彩电市场这一年中的战事,在低价进攻与均价上涨之间寻找平衡点。此次十一的大战同样如此展开。在产品内容方面,大尺寸智能电视尤其受到欢迎,其销售55寸屏幕销量最旺,为34%;50寸及以上大尺寸产品也获得了55%的人气,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大尺寸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智能电视作为主流产品,也取得了89%的市占率,其中UHD产品尤为强劲,以77%市占率领先;HDR技术作为今年新兴技术,以30%市占率快速崛起。
总结来说,每一次节点都能提供宝贵经验,此次十一也不例外。从需求、结构到增收三个方面,我们可以对未来发展有所洞察:
信号一:用户痛点再次成为焦点
用户需求一直是推动整个行业运转的心脏,而这一次七夕和国庆期间一样,将围绕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竞争和优化。这不仅体现在海信等厂商推出的激光电视以及创维S9D等AR电视,而且反映出了消费者对于视觉享受和技术革新的追求。
信号二:高端化趋势持续加强
随着中产阶级人群不断扩张,他们对于生活品质提高带来的新需求也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系列高科技功能如OLED/ULED、大屏幕、高端智能AI电视等概念层出不穷,不仅影响了整个行业,还导致了一种良性循环,使得高端化成为主流走向的一部分。
信号三:成本压力仍然巨大
虽然11月份各个主要制造商宣布调整单个型号售价,但实际上并非完全基于自愿选择,因为面板成本持续增加给予厂商较大的压力。如果没有合理应对这种成本压力的措施,那么即便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也很难保证长远稳定性的增长。此时,“解渴”的路途依旧充满挑战。
综上所述,即便是一场胜利,也不能忽视其背后的复杂情境与潜藏风险。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无论是迎接挑战还是抓住机遇,都需要家电企业们细心观察并深思熟虑地制定自己的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