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井喷过后如何应对废旧动力锂电池
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强劲,新能源汽车是我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的关键。面对雾霾围城、PM2.5屡次爆表的现状,发展并普及新能源汽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因新能源汽车井喷所带来的大量退役动力锂离子电池,引发了行业的未雨绸缪。在资源强制回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一届三次理事会暨第四届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研讨会上,与会各方围绕退役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未来出路展开了讨论。
众多行业高层均表示:新能源电池必须重视长寿命,切勿因为片面提高电池密度,而造成资源浪费,必须遵守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才有望实现绿色高效的行业发展。迅速提高我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对外国技术进行弯道超车。
202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目标非常现实。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原诚寅表示:“今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应该在50—60万辆,按照国家规划到2020年达到500万辆,是非常现实数字。”
按照全球市场预测到2030年后,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奔驰提出到2025年25%产量来自纯电动车,全世界整车公司都把这视为巨大的潜能无限市场。
然而,这也意味着大量废旧动力锂离子电池将产生。这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重大问题。我国物资再生协会常务副会长、资源强制回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刘强指出:目前仅需容量低于80%即可报废,这意味着3-5年更换一次。此举不仅对环境造成影响,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如何有效地回收这些废弃材料?
因此单一能量密度与续驶里程并不足以支撑我们的全生命周期和运营周期,我们需要关注开发满足日常出行续驶里程基础上的产品,以及提升安全性能和客车高效运营能力。此外,我们还要重视整个过程中所有环节,从生产至使用再到处置这一完整循环,以确保可持续性。
对于如何应对因这种快速增长而产生的问题,有专家建议:
加快钛酸锂系电池普及,因为它拥有超长寿命特性,可以有效解决废弃问题。
加强指导规范,加明确责任主体与追责方式。
建立规范渠道,并鼓励专业公司参与,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使得拆解、重组等工艺更加科学化、高效化。
鼓励研究关键性技术,如寿命预测等,以提高生产可靠性和拆解过程中的效率,使其经济可行且安全。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为建设绿色、高效、新型工业体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