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磁三分量测量支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 阅读 0
航磁三分量测量支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日前,我国自行研制的航磁三分量测量系统成功完成了对甘肃北山成矿带找矿区的地磁场科学观测任务。此次任务是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设立的《地质矿产勘查技术方法升级与应用》项目内容之一,通过开展基于国产Y-12飞机的机载航空地磁场测量,获得高精度的地磁场总强度和地磁场三分量信息,配合地面地质、地球地球物理、钻探等工作实现目标区的找矿突破。
担任航磁三分量测量现场总指挥的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正高级工程师骆遥告诉《中国科学报》,此次航空地磁场多要素观测任务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集成基于国产Y-12飞机的航磁三分量测量系统,该系统由“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专项支持研发,系统总体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第二阶段是以嘉峪关酒泉机场为基地,对北山成矿带找矿区进行地磁场多要素观测。观测主要运用了航空飞行,其总架次为19架次,包括2个磁干扰场补偿架次,17个观测测量架次,累计完成测线长度4284.1千米,覆盖的观测面积约1080平方千米。
此次对地磁场观测的要素多、精度高,据骆遥介绍航磁三分量测量不仅能观测传统的地磁场总强度信息,还可获取地磁场北向、东向、垂向的分量数据,涵盖了地磁要素的全部内容,相对地面观测更便捷、效率更高、信息量更大。本次地磁场观测精度非常高,地磁场总强度空中测量精度优于24pT,三分量空中观测精度优于5nT,均达到了国际上航空磁场观测的最佳水平。
本次试验获取航空地磁场数据,将直接用于北山成矿带找矿区的找矿预测,并为下一步地面钻探提供依据。此外,获得的航空地磁场矢量数据也将服务于该区域的地磁场模型构建和地磁导航试验。
装载航磁三分量测量尾椎执行任务的国产Y-12飞机。
试验人员检修地磁场探测的尾椎。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