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光学费被忽悠刷流水办大学生上演黑吃黑获刑
花光学费被忽悠“刷流水”办,大学生上演“黑吃黑”获刑 花光学费后为办理,大学生吴某被忽悠提供“刷流水”,在已经怀疑对方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情况下,吴某决定“黑吃黑”,“截胡私吞”卡中7万余元赃款。 9月3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金山区检察院”)获悉,今年8月,经该院提起公诉,法院以盗窃罪判处吴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七千元。 金山区检察院介绍,2023年9月,大学生吴某因为超前消费,花光了自己的学费,因害怕家里人知道,他便在网上寻找办理的途径。偶然在朋友圈看到一条广告,吴某便主动联系上家(已另案处理),咨询能否办理。 “办理个人还是企业?”“本人有被法院诉讼、强制执行、限制高消费等情况吗?”看到对方发来的询问消息,加上使用的聊天软件是需实名认证的,吴某便相信了对方是办理金融业务的客服,声称自己创业差一些启动资金,并提出3万元的请求。其后,吴某按照对方要求逐步操作办理,登录网上银行,将用于接收的明细发给了客服。 “您的流水不足,如需办理,我们可以提供代刷流水服务。”其间,客服提出吴某名下的流水不足,日常消费信息不够,需要“包装”一下才能给吴某放贷。“只需将和绑定的手机卡邮寄过来,剩下的你就不用管了,我们刷完流水后即可放款,且不收取任何额外费用,只在放款成功后扣除总金额的百分之三作为服务费。” 想着自己手头拮据、等着用钱,吴某便答应下来,将、手机卡寄给对方。 “交易提醒,到账49000元,支出49000元。”几天后,吴某寄出的绑定的社交账号频繁发来交易消息提醒。感到诧异的吴某询问对方缘由,对方声称是在帮助吴某刷流水;谈及的申请进度时,对方却只让吴某继续等待。 此后每天,吴某经常收到少则数万元、多则数十万元的交易提示,这让还未踏入社会的他犯了愁,并怀疑对方拿着自己的在做违法犯罪的事情。于是他赶紧询问客服,但对方却不予理睬。 看着收到的余额提醒,吴某心生一计:既然对方一直不放贷,又拿着自己的卡违法犯罪,索性就将卡中的余额取出,截留自用。因已经失去对和手机卡的控制,吴某便前往银行,将“刷流水”的挂失注销,并取出其中剩余的7万余元用于个人消费。 2023年10月,警方在办案中发现,吴某名下的和一起电信网络案件有关,被害人的钱款有部分流入该账户,遂将吴某抓获到案,其到案后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退缴了全部赃款。 2024年7月,金山区检察院依法以盗窃罪对吴某提起公诉。检察机关认为,犯罪嫌疑人吴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钱款人民币7万余元,数额巨大,其行为已触犯《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盗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法院经审理,采纳检察机关提出的量刑建议,作出上述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