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届荷赛获奖中国摄影师李怀峰专注人文关怀

第61届荷赛***获奖中国摄影师李怀峰:专注人文关怀

记者:这张获奖照片里阳光洒在两个大爷身上,他们正在做饭和看唱戏机。请问您是怎么挑选拍摄时间和拍摄对象的呢?

李怀峰:我每次都是中午拍摄,选的时间也都是秋、冬或者夏天。因为这个时候阳光比较好。选择的拍摄对象也都是依山而建、朝南的窑洞,这样阳光才比较好。

记者:您的这个系列都是这种比较温馨的风格的,这和以往我们对土窑的印象不太一样。

李怀峰:其实之前也有很多中国摄影师拍摄过窑洞这个题材,但是他们的角度不太一样。而我个人觉得这些在这些山村里、土窑里生活的人们他们不像城市人的状态,虽然物质上比较贫困,但是精神上比较富足。

跟他们接触下来感觉当地民风很淳朴的,如果你对他们好,他们真的就是把你当亲人看待。

另外我也想能够更好地区别于其他摄影师来拍摄这个专题,很早以前我在四川茶馆拍过一张类似的照片,那张照片的拍摄经历也给了我启发。

第61届荷赛***获奖中国摄影师李怀峰:专注人文关怀
第61届荷赛***获奖中国摄影师李怀峰:专注人文关怀
第61届荷赛***获奖中国摄影师李怀峰:专注人文关怀
第61届荷赛***获奖中国摄影师李怀峰:专注人文关怀
第61届荷赛***获奖中国摄影师李怀峰:专注人文关怀
第61届荷赛***获奖中国摄影师李怀峰:专注人文关怀

记者:您都是怎么接近采访对象的呢?有被拒绝过吗?

李怀峰:一般遇上年纪相仿的男主人会比较好沟通,让一根烟,然后坐下来聊聊天,我是山东人,说说山东山西的历史,唠唠家常,再说明来意就行了。

被拒绝的话,有过太多次了。拍摄这个专题的时候,有一家老人不喜欢拍照,我去了三四次,***后一次老人不在才拍成功的。

记者:摄影目前对您来说是工作、还是爱好呢?这次荷赛获奖会对您有什么影响吗?

李怀峰:摄影对我来说是爱好。获奖之后***大的变化就是来到荷兰之后感觉与世界各国的摄影师差距很大,以后要想在摄影之路走的更远更高的话,还需要学习。

2011年,李怀峰买了一部佳能550D套机,从此开始了他的摄影生涯。他在老年大学上过几个月的摄影课,有空的时候也会去听一些人文摄影讲座,这些年他除了《土窑》系列之外,还拍摄过山东省德州市宁津杂技学校练杂技的少年们,也拍摄过有着悠久历史的石碾(又称石磨),他说自己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这也是他会关注窑洞、杂技和石碾这些拥有漫长历史的人或事的其中一个原因。

第61届荷赛***获奖中国摄影师李怀峰:专注人文关怀

谈起自己为什么会对人文摄影感兴趣,李怀峰回忆起从1986年初中毕业开始就参加工作,历经了企业改制、90年代初的国企***早的停薪留职、后来自己出去做企业,企业经营不善倒闭买断,之后尝试过做各种生意的种种经历。这些经历对他拿起相机,并且愿意持续关注拍摄人文摄影题材都有着不小影响。

记者:迄今为止您的摄影生涯中让您印象***深刻的摄影作品是哪一幅,为什么?

李怀峰:刚学摄影的时候听过一个摄影讲座,在那次摄影讲座上第一次看到了拍摄于1970年代越南战争期间的那张小女孩奔跑的照片。

据我所知,这张照片不仅改变了美国对越南战争的进程,促使了越南战争的提前结束,也完全改变了照片中小女孩的命运和拍摄这张照片的摄影师的命运。这张照片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也对我从事人文摄影有着很深的影响。


第61届荷赛***获奖中国摄影师李怀峰:专注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