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砌我的砌墙日记从小土坯到大理石
我的砌墙日记:从小土坯到大理石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砌墙总是一件让人期待的事情。每当春暖花开的季节,我和父母一起去菜园里挑选最好的泥土来做成小土坯,用以修补家里的破旧墙壁。那时候,砌墙不是单纯的修缮,而是我们一家人共同参与的活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
夏天,我们会把这些小土坯运回家,用竹耙将它们打磨得光滑如镜,然后再用稀释了水的小米面糊来粘合,最后盖上一层薄薄的地席,让它们慢慢干燥。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耐心等待,也体会到了手艺人的辛勤劳动。
冬天,当雪花飘落在已经干透的小土坯上,它们就像被白色的披肩轻轻包裹一样美丽。我还记得,那年冬天,我们家的东边墙终于完成了。父亲给我一个红色的大木勺,让我帮忙刷上一层红色的乳脂,这是我第一次使用工具,并且看到自己工作成果的感觉非常高兴。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砌墙也越发感兴趣。我开始尝试各种不同的材料,从传统的地磚、瓷砖到现代化的石材、大理石。我发现,不同材料给予人们不同的生活体验。地磚带来的温馨与稳重,大理石则承载着奢华与科技感。
有一次,我决定为我的房间装修,把整个房间重新规划并选择大理石作为主要装饰材料。大理石表面的波纹和颜色变化,使得空间看起来既古典又时尚。我亲手将这些精致的大理片片片地整齐地摆放好,一块接着一块,就像拼图一样渐渐完工。当一切都结束后,我站在空荡荡的大理石室内,感到无比自豪,因为这不仅仅是我的房间,更是我用心所营造的一段历史。
现在,每当我走进那个由我亲手砌起的大理石房间,看着那些平静而坚固的面板,不禁想起那年春秋交替时分,与父母一起收集泥土,小小的心灵就充满了幸福和满足。这就是“砌”的意义——它不仅是一种实用的技能,更是一种情感交流,是家庭成员之间共享劳动和欢乐时光的一部分。而这一切,都源于最初那份简单而朴素的情感——爱意与创造力相结合,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