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光线极弱的音乐会拍摄经验分享
这张照片是去年元旦前夜的时候我拍的一张照片,我当时其实是在拍摄视频的,但是我觉得这一刻我非常感动,同一个角度我又多拍了一张照片。
逆光乐队表演的黑暗音乐会 © 李明
这是我参加的一个活动中的一段表演,这段表演叫做“黑暗音乐会”,听起来是不是很酷。这个活动是在晚上,在海边一个很美的小酒吧举行的。所以你想,是在晚上,而且还是在海边,那环境本身就比较暗。而且叫黑暗音乐会,所以当时现场的几乎所有的舞台灯都关了,乐队要在完全的黑暗中进行表演。
刚关灯的时候,我也是一脸懵的,因为是临时被邀请参加这个活动,所以我根本没时间去关注这个节目单,我就想着这要怎么拍呀?一般的活动,所有灯光关了,总会有个聚光灯、效果灯吧,这个表演是完全没有的,除了背景的LED,所有的灯都关了。这是妥妥的大逆光啊,当时其实是有一丝焦虑的。我还担心的是一会要是这个看起来就有点问题的LED,要是一会也关了,那就真没光线了,那怎么拍啊?当然我也很快恢复了平静,经验告诉我,只能静观其变吧。当表演开始的时候,我听到乐队的音乐响起,我心里的担忧就没有了,我拿着相机开始不断的找角度拍摄,我记得当时一个摄影师诧异的看着我,从表情上我可以看的出来,他是想问我:你这没有光线,你到底在拍什么?
首先,从设备的角度,我使用的是全画幅相机,暗光也是比较容易拍到东西的。其次是我把镜头从变焦镜头更换成了我随身带的一个光圈更大的f/1.8 50mm的一个定焦镜头,大光圈能够保证相机有更多的进光量,这样就算极暗光条件也可以拍到一些细节。
其次,你会发现,我们现在的生活的环境中,并不会完全没有光线。比如现场那盏LED背景墙,那就是一个很大的光源。比如现场正在直播的主播,她手里开着一个面光灯,时不时的她会把这个面光灯转向舞台,这也是个光线。还有观众手里挥舞的的荧光棒、手机,那也是一些光源,甚至还有很多电子设备的指示灯——红的、绿的、黄的、蓝的,当所有光线都被关掉以后,你会发现这些灯其实也能起一些作用。
那很多人会说,你怎么不用闪光灯呢?当时我是带了的,但这种情况下,我会特别谨慎用闪光灯。因为主办方专门营造了这种黑暗的氛围,大家沉浸在黑暗之中,凝听着音乐,这时候你时不时的来几个闪光,其实很煞风景,而且是影响活动的。更关键的是以我经验判断,用闪光灯拍出来的照片也无法呈现当时的氛围和情景,所以我只能找现场的环境灯光了。
原片 © 李明
第三,我选择了LED背景光来作为主光源,因为光源比较强,我想了一想,我干脆就拍摄剪影吧。所以我摸黑跑了离舞台比较近的地方,这时候因为光线很暗,所以大家都看不到,也不会影响到其他人。我找了个低角度,尽可能的把乐队的麦架、键盘、电子鼓、人的形状,还有舞台的线条构好图,尽量让剪影形状不会互相干扰,清晰一些,让人可以看出来这是个一个乐队,然后拍了这么一张照片。
其实还有一点技巧,就是对焦。因为现场的光线太暗,不允许相机自动对焦。而且我当时还在拍视频,所以我几乎完全就是靠手动变焦来对焦,然后再通过变焦时画面由清晰到不清晰这么一个瞬间,来回转的这么一个瞬间,来判断是否对上焦了。这么做其实是有风险的,尤其是在大光圈的情况下,确实容易对错焦,所以要多试几次,多按几次快门,拍完后,也要及时检查。
最后,按理说到这里我要跟大家说再见了,但照片里其实还有一个细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你从键盘手的脸上,你看,那里有一点点光线,那个是键盘的灯光反衬过来的光,你会看到其实他的眼睛是闭着的。整个演奏过程中其实他都是闭眼睛的。这时候有人问了,他是闭着眼睛演奏,这挺熟练的啊?对啊,他们当然熟练了,因为他们是福建省第一支由视障者组成的乐队,叫“逆光乐队”,黑暗音乐会是他们表演的一个特色。他们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了这种黑暗,在黑暗之中,他们跟我们一样,在黑暗之中,他们甚至比我们的眼睛还要透亮。伴随着指尖上的节奏,缓缓的歌声响起,我拿起相机开始拍照,歌声像是雨水,滑过黑暗,逆光而来,毫不费力的让人们瞬间破防,一点点的滴入我们的心房,沁入我的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