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如何在彩电价格飙涨的背景下制定电视机挑选攻略互联网电视价格战淡化
在2016年,互联网电视的价格战和各尺寸应声涨价的景象下,彩电行业的“价格观”发生了转变。随着面板、原材料、人工等费用的持续增长,从2月份开始,彩电迎来新一轮的涨价潮。根据调研机构群智咨询最新数据,2月份电视面板整体需求疲弱,但大尺寸尤其是UHD(超高清)面板备货依然强劲。这意味着此番涨价将集中在大尺寸的高端产品。
以小米电视为例,它已经三次提价。最近一次公布涨价是在2月11日,小米电视3s60吋和65吋影院版上调至4799元和6699元,分别上涨了300元和700元;2月8日和1月初,3s48吋和55吋均有上调,目前两者累计上涨了600元和500元。在这次调整中,小尺寸面板前期涨幅超过大尺寸,现在大尺寸面板需求增长,这次涨价至少会跟上面板涨幅。
TCL广州销售部管理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还没有收到总部的涨价通知,但按市场行情来看近期会再次上涨,因为屏幕、人员、运输、原材料等各项费用都在上升。” 另一位TCL销售部人士表示,“年前就TCL电视来说,上升了300元,再次排名基础之上的预计会再增加300元左右。”
这一消息也已在终端商铺中得到反馈。广州苏宁易购客村店的彩电销售人员告诉记者,3月份部分彩电产品就要开始成长性增值,可以理解为价格提升,是因为32吋、大尺寸UHD等特定类型产品可能会继续进行价值增值过程。记者走访广州市多家卖场时发现,一些品牌针对大尺寸电视有较多促销活动,并且基本维持于年前水平。此外,有指出65吋及部分UHD产品可能下个月继续加码价值,以保持竞争力。
李亚琴副总经理认为:“最大的问题是几乎所有整机厂都面临着非常大的盈利压力”,并且预计今年中国市场是负增长。此外,由于美元一直强势升值,对新兴国家如中国这样的市场影响很显著,因此全球市场趨於減少购买意愿。
除了利润压力带来的挑战,也有人认为这个价格飙升使得价格趋于理性,对销量有一定的抑制,同时对于厂家而言,这也促使他们优化产品结构,将重点放在更大的、高端化方向发展,大型设备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但王志国董事长则表示,即便如此,此波面的成本提升已经接近天花板,他公司是否采取类似的行动正在考虑中。而对于互联网品牌而言,他们原本以低成本打造市场策略受到影响,加之连续性的成本增加,使得他们也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经营模式与盈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