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液晶电视背景下人物遭遇彩电价格集体飙涨互联网电视价格战淡化

在电视剧《液晶电视》的背景下,我亲身体验了彩电价格的集体飙涨:互联网电视价格战淡化。从2月份开始,彩电行业迎来了新的涨价潮,这一波动源于面板、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的持续增长。根据群智咨询的数据,2月份虽然整体需求疲弱,但大尺寸尤其是UHD面板备货依然强劲。这意味着涨价将主要集中在大尺寸高端产品上。

以小米电视为例,它已经三次提价。在最新一次公布的涨价中,小米电视3s60吋和65吋影院版分别上调至4799元和6699元,分别上涨了300元和700元。此外,3s48吋和55吋也曾有过上调,现在两者累计上涨了600元和500元,其中48吋的涨幅达到了30%,其他尺寸均超5%。

品牌商仍旧面临供需关系波动的挑战与盈利难题。屏幕占据着电视成本的一半以上,因此屏幕售价一路狂奔,使得彩电市场价格不得不不断调整。我作为销售部管理人员向记者透露:“目前还没有收到总部的涨价通知,但按市场行情来看近期会再次上涨,因为屏幕、人员、运输、原材料等各项费用都在上升。”

TCL销售部的人士也表示,“年前就TCL电视来说,平均上涨了300元,再次涨价预计会在此基础上再加200-300元。”这一信息已反馈到终端商铺中,有广州苏宁易购客村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他们预计部分彩电产品将在3月份开始新一轮的价格调整。

群智咨询副总经理李亚琴指出,大尺寸面板受生产成本因素影响,而50吋及以下尺寸则受到产能排挤。65吋面板受供应紧张影响,其单价甚至出现10美金左右的大幅度增长。这使得品牌厂商对于大尺寸备货依然积极,但是产能受限导致价格持续增长。

尽管面板产业具有周期性,此番价格飙 涨依旧让从业者感到意外。在创维旗下酷开公司董事长王志国看来,当前市面的商品(无论大小)TV 的增值率约为10%左右。“市场上的每个环节都在寻找平衡点,我们需要时间评估是否进行进一步调整。”

互联网品牌率先对此做出了反应,以低廉定位竞争市场策略遭遇考验。而且,由于费用的连续增加而利润压缩,这些策略变得更加困难。“我们对这种快速变化容忍度更高,因为我们可以共享资源储备,有一定应变能力,”王志国说,“但利润当然受到影响今年亏损严重。”

李亚琴认为,不仅是由于物料成本增加,还有存储器件继续走高,在整个材料成本压力之下,即便是那些原本以低廉姿态打击市场的小型企业,也无法坚持这样的模式。不仅如此,即使传统企业,也处于巨大的盈利压力之下。他警告称:“中国本地市场今年可能呈现负增长趋势,同时全球因为美元强势升值,对新兴国家需求也有抑制作用。”

标签: 白家电